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行业知识

电动巴士续航里程专利如何提升性能?哪家企业的技术少有?

智慧芽 | 2025-07-18 |
芽仔

芽仔导读

YaZai Digest

电动巴士续航是推广的关键瓶颈,通过四大技术方向突破:电池优化(如比亚迪刀片电池提升空间利用率)、能量管理(如北汽福田专利动态调整)、充电效率(如比亚迪快充)和热管理轻量化(如比亚迪热泵)。

企业对比中,比亚迪以700公里续航少有,宇通和北汽福田专利待落地,华为固态电池在实验室阶段。

智慧芽提供专利分析服务,帮助企业追踪技术动态,把握竞争先机。

在公共交通电动化浪潮中,电动巴士的续航里程始终是制约其推广的关键因素。从城市短途接驳到跨区域通勤,更长的续航意味着更少的充电频次、更高的运营效率,也更能满足用户对“安心出行”的核心需求。近年来,通过专利技术的持续突破,电动巴士续航性能已实现显著提升,而这背后的技术路径与企业竞争格局,正成为关注的焦点。

专利技术:提升电动巴士续航的四大关键方向

要突破续航瓶颈,需从“能量储-管理-利用”全链条优化。当前,主要围绕四大技术方向展新:

1. 电池技术优化:高容量与高集成的双重突破电池是电动巴士的“能量心脏”,其容量与集成效率直接决定续航上限。以比亚迪为例,其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通过结构创新,将电池包空间利用率提升50%以上,配合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既降低了车身重量,又减少了能量传输损耗,终实现B13.b电动巴士700公里的续航能力[5]。而华为研发的固态电池技术,虽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其理论上“充电5分钟续航3000公里”的高能量密度特性,为未来电池技术升级提供了新方向[3]。

2. 能量管理系统改进:让每一度电“物尽其用”如果说电池是“油箱”,能量管理系统就是“调度员”。北汽福田的专利(CN115817271B)通过动态调整动力系统能耗分配策略,在不增加电池容量的前提下提升续航;宇通客车2024年申请的“纯电动车续航能力提升方法及装置”专利,则推测包含电池状态实时监控、负载动态匹配等技术,进一步优化能量使用效率[2][4][7]。

3. 充电效率提升:缩短补能时间的“加速器”充电速度与续航能力相辅相成。比亚迪B13.b支持500kW快充,30分钟即可补充600公里续航,大幅降低运营中断时间[5]。不过,类似华为固态电池提出的5400kW超高功率充电技术,虽理论上能实现“秒充”,但对电网负载和充电设备的要求极高,短期内难以大规模应用[3]。

4. 热管理与轻量化:从“节流”到“增效”低温环境下电池性能下降、车身过重增加能耗,是影响续航的两大隐性因素。比亚迪采用集成式热泵系统,通过回收电机余热为电池加热,降低冬季能耗约10%;宇通客车则可能通过轻量化材料或结构设计减轻车重,间接提升续航表现[5][2]。

技术少有企业对比:谁在领跑?

目前,电动巴士续航技术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比亚迪、宇通客车、北汽福田和华为四家企业,其技术路线与商业化进展各有特点:

企业 核心技术 续航表现 商业化进展
比亚迪 刀片电池+C一体化 700公里(B13.b车型) 欧洲市场已获6700台订单,量产交付稳定
宇通客车 能量管理系统优化(专利已获批) 未披露(待车型验证) 专利技术待落地,具体车型开发中
北汽福田 动力系统与能耗管理优化(CN115817271B专利) 未披露 技术商业化时间未明确
华为 固态电池(实验室阶段) 理论3000公里 尚未应用于实际车辆

综合来看,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的成熟应用与C技术的量产落地,成为当前续航性能的标杆企业。其700公里的实际续航与欧洲市场的大规模订单,验证了技术的可靠性与市场接受度[5]。宇通客车与北汽福田的专利虽具潜力,但需等待具体车型落地才能验证实际效果;华为的固态电池则更多代表未来方向,短期内难以改变现有格局[2][3][4]。

智慧芽:追踪续航技术创新的“科技雷达”

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企业如何及时掌握动态、识别研发方向?智慧芽专利分析服务提供了关键支持。通过其技术创新平台,企业可对批量专利进行多维度宏观分析:既能通过技术演进路线图,清晰看到每年研发聚焦的技术主题;也能通过热门技术领域分析,快速定位重点研发方向;还能通过技术效果玩家分布,识别潜在竞争对手。

更重要的是,智慧芽覆盖企业、专利、文献等全类型数据,且数据实时更新,确保用户首先时间获取前沿信息。无论是追踪比亚迪刀片电池的技术升级,还是关注宇通客车新专利的落地进展,都能通过智慧芽的平台高效完成。

从电池技术的突破到能量管理的优化,电动巴士续航性能的提升,本质是一场“技术马拉松”。当前,比亚迪以成熟的商业化能力领跑,而宇通、北汽等企业的专利储备与华为的前沿探索,则为注入了持续创新的动力。对于企业而言,借助智慧芽等专业平台追踪技术动态,才能在这场竞争中把握先机,推动电动巴士向更长续航、更高效能的未来迈进。

FAQ

5 个常见问题
Q

1. 电动巴士续航提升主要依赖哪些专利技术

A

目前主流技术集中在电池优化、能量管理和充电效率三大方向: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通过C一体化设计提升能量密度,实现700公里续航;宇通客车和北汽福田则通过专利优化动力系统能耗分配策略;华为实验室阶段的固态电池技术则探索更高能量密度方案[2][4][5](CITE)。

Q

2. 比亚迪电动巴士的续航技术有哪些独特优势?

A

其核心是刀片电池+C底盘一体化技术,电池容量达560kWh,配合双电机驱动和集成式热泵系统,降低能耗10%。同时支持500kW快充,30分钟可补充600公里续航,目前B13.b车型已实现量产并获欧洲市场认可[5](CITE)。

Q

3. 宇通客车的新专利如何提升电动巴士续航?

A

2024年申请的专利(2024年获批)聚焦纯电动车续航提升方法,虽未公开细节,但推测涉及电池状态监控与负载动态匹配技术,可能通过优化能量分配效率实现续航突破[2][7](CITE)。

Q

4. 北汽福田的续航专利技术有何特点?

A

其专利CN115817271B提出通过动力系统与能耗管理优化来增加续航,具体可能包含驱动效率提升或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等创新,但商业化进展尚未明确披露[4](CITE)。

Q

5. 如何通过专利分析追踪电动巴士技术发展趋势?

A

可通过技术演进路线分析年度研发主题,识别如电池热管理、轻量化材料等热点领域;同时对比头部企业专利布局,例如比亚迪侧重电池集成,宇通则聚焦系统能效优化。

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