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日,《世界胃肠病学杂志》(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IF 5.4)刊登了一份回顾性分析研究,这是关于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原创新药恒沐®(艾米替诺福韦,TMF)的重要成果。恒沐®是翰森制药推出的口服乙型肝炎治疗药物,该研究旨在评估其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脂质变化及其长达144周的长期安全性,尤其是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转换为TMF后的疗效表现。
研究结果显示,恒沐®在抗病毒疗效上持续稳定,并在长期血脂和肾脏安全性方面表现良好,这表明其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此次研究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科的科研团队进行数据分析,涉及53位CHB患者。这些患者在96周内每日服用TMF 25 mg或TDF 300 mg。在此期间,所有研究参与者从盲法试验阶段过渡到开放标签的扩展阶段,全体患者均接受TMF治疗直至第144周。
结果表明,TMF与TDF相比,患者的血脂水平表现更为稳定。在96周内,TMF组的血脂参数未显著波动。相比之下,TDF组显示出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的下降,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下降的趋势。此后,从第96周开始转换为TMF的患者,其血脂水平均趋于恢复,与持续使用TMF的患者相符。在整个研究期间,未报告任何TMF患者出现血脂异常。
同时,与TDF治疗相关的肾功能变化相比,TMF显示出更高的安全性。在96周治疗中,TDF患者出现肌酐清除率下降和血磷升高的现象,而在转换为TMF之后情况有所好转。而TMF组的患者从未观察到肾功能的显著变化。
在抗病毒效果方面,TMF和TDF两组在HBV相关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表明两种药物在抑制HBV复制上的效果相当。
核苷类似物(NAs)被广泛用于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常规方案。然而,治疗周期长的特性带来了一定的安全性顾虑,包括其对脂质代谢和肾功能的长期影响。本次发表于《世界胃肠病学杂志》的研究证实恒沐®在病毒学效能以及肾脏与血脂安全性上的稳定表现,进一步确立其作为CHB长期管理优选方案的地位。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