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本周,一项关于帕金森病新疗法的研究发表在《自然医学》上,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这项研究由Moreau C等人主导,探讨了通过脑室内注射无氧多巴胺(A-DA)来治疗合并左旋多巴相关并发症的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这一临床I-II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或将为未来针对帕金森病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背景显示,向大脑补充多巴胺是治疗帕金森病的理想方法。然而,由于多巴胺无法直接穿越血脑屏障并在外周迅速代谢,传统治疗多以口服左旋多巴(LD)为主。但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LD相关并发症如运动波动及异常运动表现日渐突出,因此研究开发新的给药路径成为一种新的尝试。脑室内注射(ICV)这种新型给药方法,通过在第三脑室植入导管连接到腹部的给药泵,直接为大脑输送无氧多巴胺,以期降低LD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该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估1个月的A-DA ICV治疗与优化的口服抗帕金森药物治疗在疗效和安全性上的差异。研究分为临床I期和II期阶段,其中有12名合并严重LD相关并发症的PD患者参与。他们接受了ICV输注导管植入手术,随后在门诊进行定期输液泵注药。在II期实验中,部分患者被随机分为ICV组和口服治疗组,以比较他们在总目标时间(异动症和运动迟缓发作时间)上的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ICV组在减少异动症方面的优势显著,特别是在日间9:00至16:00时间段内,无异动症的“开”期增加了0.9小时。此外,ICV组未见显著的安全性问题,例如冲动控制障碍、情感失调或认知功能降低等风险。同样值得注意的是,ICV治疗组的多巴胺血清水平显著提高,而尿液多巴胺水平则降低,这表明ICV治疗相较于传统口服药物,可能更有效地增加了脑内多巴胺水平,同时减少了外周代谢。
尽管如此,该疗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手术侵袭性及频繁的诊疗要求。因此,尽管ICV疗法初步显现出良好的治疗潜力,相关结果仍待更大规模的双盲、平行临床试验验证其广泛适用性和长期效果。
总体来看,这项研究为晚期帕金森病的治疗引入了新的可能性,而专家也对其进行了评价。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主任张玉虎指出,虽然ICV这种设备辅助疗法确实绕过了血脑屏障,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LD引起的并发症,但其推广应用尚面临高昂的费用和技术要求。因此,现阶段的治疗策略仍需综合优化传统的左旋多巴给药方式,如结合恩他卡朋进行治疗,以实现持续多巴胺能刺激。张玉虎呼吁,在更多证据积累之前,临床应用还需谨慎对待。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