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8月12日,正大天晴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双功能融合蛋白TQB2868正式进入了III期临床试验。根据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的信息,这标志着全球首个PD-1/TGF-β双功能融合蛋白已达到这一关键阶段。TQB2868能够同时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和中和肿瘤微环境中的TGF-β,其作用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以及肿瘤微环境的重塑。两种信号共同抑制被认为能够有效激发更强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以此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获益。
在进行中的III期试验中,研究团队计划招募568名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设计。研究的目标是评估TQB2868与安罗替尼及化疗(吉西他滨结合白蛋白型紫杉醇)的联合方案,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相比,对于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mPDAC)患者一线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试验的主要终点是从患者加入研究到随访结束的总生存期(OS)。
在早前于ASCO 2025大会展示的II期研究结果中,TQB2868联合方案已初显疗效。在40名入组患者中,有36例接受了疗效评估。截至中位随访5.9个月时,6个月的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生存率(OS)分别达到86%和95%。客观缓解率(ORR)达63.9%,疾病控制率(DCR)为100%。中位PFS和OS均未达到,预计中位总生存期可能超过一年。探索性分析显示,治疗后大多数患者体内的TGF-β1抑制率超过90%,几乎无回升。此外,联合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良好,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2.5%,显著低于传统化疗方案的数据。
胰腺癌作为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被称为“癌中之王”,其五年生存率不足10%。2022年全球新发胰腺癌病例超过51万,死亡人数达46万,预计至2040年,这一数字将使胰腺癌成为全球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大部分确诊患者为mPDAC,现行的系统性化疗一线治疗中位OS难以超过1年,急需新的治疗突破。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