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最新动态

国产首款特发性肺纤维化创新药冲刺三期:伊非尼酮能否重塑全球抗纤维化市场?

新药情报编辑 | 2025-08-14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日,全球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领域的药物研发传来消息,目前仅有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两款药品获得批准用于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然而,吡非尼酮需要患者每天服药三次,并且需要进行复杂的剂量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疗效和耐受性,而尼达尼布虽然服药频次较低,每天仅需两次,但其常见的恶心腹泻等消化道不良反应却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困扰,导致约20-25%的患者不得不中断治疗。

与此同时,对于终末期IPF患者而言,唯一可能带来长期生存希望的治疗方式是肺移植。但是由于供体器官稀缺,手术的高风险以及术后可能面临的免疫排斥和并发症,能接受并从移植中受益的患者数目极为有限。

在数款曾经备受期待的IPF新药于III期临床试验中宣告失败后,如Galapagos NV吉利德合作开发的Ziritaxestat,还有FibroGen开发的PamrevlumabIPF药物研发的道路似乎显得愈发艰难。然而,挑战之中,也显露出一线希望。目前,全球正有三款IPF药物处于III期临床试验,其中包括百时美施贵宝BMS-986278勃林格殷格翰BI 1015550(并已申请上市),以及由中国东阳光药自主研发的伊非尼酮(HEC-585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伊非尼酮作为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并进入III期临床阶段的首款IPF新药,象征着中国制药企业近年来在抗纤维化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突破。此药物不仅预示着中国企业从全球医药创新的跟随者领跑者的角色转变。

伊非尼酮相较于现有治疗药物的优势在于其多靶点的强效抑制和多通路的网络调控能力,这一创新机制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从临床试验结果来看,伊非尼酮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表现优异,尤其在延缓肺功能下降和降低皮肤不良反应方面。

目前,伊非尼酮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在中国正式启动。这不仅标志着东阳光药在创新药领域的关键性迈进,也预示着这款国产创新药物未来在全球市场的潜力。东阳光药凭借其庞大的研发团队和全周期创新平台,展现出其向创新型企业转型的坚定步伐和战略决策。

本市的推下,阳光港交所H股吸收合并私有化+上市新路径实现港股上市,是其驱动段的一个重要志。随着IPF患者有效治方案的迫切需求增加,伊非尼有望成为这域的一线选择无数患者来新的希望。同,其潜在的国场扩展也受关注。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