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段时间,生物制药领域内关于风险投资中“赎回”或“回购”条款的讨论再度兴起,再次引发了对投资方和被投方责任与权益平衡的广泛关注。在当前融资环境不佳的情况下,这一话题显得尤为敏感且不得不面对。回购条款一般规定,如果公司未能按时上市或业绩未达预期,投资人有权要求公司回购其持有的股权。
随着行业形势的变化,医药投资人与生物技术公司创始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由于部分企业未能如期上市,对投资机构的回购协议触发,许多生物技术公司被迫面临现金流紧张的局面。这种情况下,一些专注于药物研发、但尚未上市的企业被要求回购股份,使得整体行业面临巨大冲击。
此外,回购行权的期限问题也引起了诸多不确定性。如果投资人迟迟不行权,也不明确放弃,这将导致公司处于不稳定的经营状态。针对这一问题,8月29日《人民法院报》刊登的《法答网精选问答》第九批中给出了明确解释。法律规定,如果双方约定了行权期限,则按约定行使;若无约定,则需在条件触发后的六个月内提出,否则视为放弃回购权。
Veritas Law的创始合伙人律师王音认为,最高院的意见虽然使回购权利更为明确,但也加剧了公司原本紧张的资金压力,这对生物技术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他指出,“对赌和回购权是投资人规避风险的工具,但对于坚守产业价值的企业而言,却是一种伤害。”
中国的风险投资起步于2000年前后,相较欧美晚了半个世纪,回购和对赌条款是从西方引入的,但在西方很少实际使用。在中国,回购条款的应用更为广泛,企业在未上市前通常需以年化10%的利息回购股东股份。回购触发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未合格上市、创始人离职等,但一个重要前提是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在硅谷,因其对公司正常经营有负面影响,这些条款鲜有实际应用。然而,在中国,回购条款成为投资机构的“保护伞”,导致有头部投资公司因大面积诉讼被质疑。由于法律不允许公司作为回购主体,回购主体现成为创始人。“对赌”则主要是业绩对赌,用于投资人和创始人对公司发展看法不一致时,保证投资人利益。
2018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鼓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香港交易所推出18A章节,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推动了这一领域的投资热潮。但随着市场降温,泡沫迅速破灭,许多Biotech企业未能如期上市,投资周期接近尾声,引发了投资人和创始人之间的矛盾。
被投资方使用的是从LP募来的资金,因此GP需对LP负责。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LP曾不对GP提出兜底要求,但随着市场环境变差,业绩下滑,LP也开始要求GP追回部分资金,压力逐渐传递到企业和创始人身上。GP为了保持业绩,只能要求企业和创始人回购股份,导致创业者面临巨大压力,甚至被逼入绝境。
在海外市场,人民币基金的GP尝试将回购条款带入美国市场,但大多数美国药企不接受这一条款。中国投资人逐渐意识到,回购条款在美国市场行不通,只能在条件上做出让步,以争取投资机会。然而,这种方式也暴露了中国投资人的不安全感和市场适应风险。
总之,GP与企业间的理想状态应是在一个上行的经济周期中,通过专业判断投资价值,实现双赢。然而,短期利益的结盟导致难以共进退,市场环境一旦变化便迅速瓦解。2018-2021年期间,投资热潮让投资机构和创始人短期利益达成一致,但这种联盟在环境变化时迅速解体。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