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最新动态

李兰娟与高福团队破解首例人感染H10N5禽流感病毒演变,揭示跨洲际传播线索

新药情报编辑 | 2025-04-27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04年以来,H10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感染病例在全球不断涌现,先后检测到H10N8H10N3的感染情况。近日,一例不明原因肺炎在我国被诊断为由H10N5禽流感病毒和H3N2季节性流感病毒的混合感染引起。这一重大发现由浙江大学李兰娟院士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共同完成,为揭示此类病毒的传播和危险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经过详细的病原学分析和血清学研究,团队确定了患者感染的是新型H10N5禽流感病毒与H3N2流感病毒的组合。与过去报道的H10N3H10N8病毒不同,H10N5的基因组特征表现出其八个基因片段均来源于野鸟或一些家禽,而非H9N2病毒。这些基因经过复杂的重配过程,最早可以追溯到韩国、日本和中亚的野鸟。此外,这项研究首次确认,H10N5病毒的进化受到了北美和欧亚之间候鸟迁徙的影响,其HA基因为北美家系H10病毒传入亚洲地区的结果。

实验进一步显示,H10N5病毒在与人源和禽源细胞受体的结合能力上,仅局限于禽源受体,这种特性显得不同寻常。关键的基因分析发现,H10病毒结合人源受体的关键突变可能与HA蛋白G228S位置相关。而H10N5病毒里未见这些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提示其人畜共患风险较低。

尽管H10N5在我国禽鸟中的流行率相对较低,但H10系列病毒在全球禽类中已经有广泛的分布,H10N3的双受体结合特性等,则预示着这一类病毒在生物安全性上存在潜在风险。该研究为全球范围内H10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动态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也对该类病毒可能引发的公共卫生问题进行了预警。

这篇关于全球首例人感染H10N5禽流感病毒的论文已于202534日发表在《Journal of Infection》。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郑书发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杨婧副研究员和特别研究助理孙举博士共同担任第一作者,而李兰娟院士、高福院士、姚航平教授和毕玉海教授则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有力支持。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