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最新动态

放射性药物市场热潮:Actithera 完成 7550 万美元融资抢占先机

新药情报编辑 | 2025-07-10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德国生物技术公司Actithera近期宣布成功完成7550万美元的B轮融资,计划利用此资金加速其放射免疫疗法ACT017进入临床阶段,并建立全面的放射性药物研发平台。此次融资在诺华拜耳等国际制药巨头纷纷投入的背景下,进一步凸显了放射性药物领域逐渐受到资本关注,显示出这一领域从小众应用广泛应用方向的转型趋势。

融资背后的行业趋势

本次B轮融资由Forbion和通和毓承联合领投,拜耳旗下孵化器Leaps by Bayer参投。Actithera成立于2021年,专注研发基于单克隆抗体的放射性药物。这次融资距其2022年获得2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仅隔两年,公司估值实现了显著增长。Forbion合伙人Jan van de Winkel指出,继诺华的Lutathera成功展示放射性药物的临床价值后,抗体靶向技术的发展使得放射性药物能够更精准地作用于实体瘤,这推动了该领域的复兴。据统计,全球放射性药物的融资额将在2024年达到120亿美元,较2020年实现三倍增长,而Actithera的快速发展正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

核心项目和技术优势

Actithera的主要研发项目ACT017是一款靶向Claudin 18.2的放射免疫疗法,使用锕-225Ac-225)作为放射性同位素。Claudin 18.2在多种实体瘤中有较高表达率,并成为肿瘤治疗的关键靶点。该公司首席科学官Ulrich Lauer表示,ACT017的独特交叉火力效应使其α粒子能够有效穿透多个细胞层,即便未直接结合肿瘤细胞,仍可对周围的肿瘤微环境造成杀伤作用,更适合微转移及残留病灶的治疗。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ACT017能显著缩小胃癌模型的肿瘤体积,同时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公司计划在2025年启动该产品针对Claudin 18.2阳性胃癌的I/II期临床试验,未来将拓展至其他实体瘤如胰腺癌

战略扩展与技术发展

Actithera不仅专注于单一药物的研发,还在构建整个平台,包括抗体筛选系统、同位素偶联技术及生产工艺优化。其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筛选抗体结合效率,以及与拜耳合作优化锕-225的大规模生产流程,均是公司布局的关键。Actithera CEO Holger Zimmermann表示,公司正与多个核医学研究机构合作,以求改善放射性同位素的供应链,提高药品的可及性。

市场竞争与挑战

尽管放射性药物领域的投资渐增,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诺华已凭借LutatheraPluvicto在市场上建立优势,拜耳、默克罗氏等公司也在积极加码放射免疫疗法。同时,与放射性药物靶点重叠的抗体偶联药物(ADC)也在快速发展,可能成为Actithera面临的直接竞争对手。van de Winkel指出,放射性药物必须证明其在晚期及转移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优势,而Actithera选择α粒子技术,目的在于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和特异性。

未来的市场前景

除了技术挑战,Actithera在商业化方面仍有多重障碍亟待克服,其主要包括锕-225的有限供应、临床试验设计的复杂性以及高昂的治疗费用能否被医保覆盖等问题。尽管如此,业内对放射性药物的前景持乐观态度,预期至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美元。本次融资不仅是对放射性药物领域的注资,也是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在大企环伺下积极寻求差异化发展的写照。在放射性药物应用加速扩展的第二次变革中,Actithera能否借此机遇获得持续成功尚需时间来验证。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