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最新动态

侯晋团队揭示应激颗粒或成过敏性鼻炎治疗新靶点

新药情报编辑 | 2025-07-11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年来,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加之过敏原接触频率增加,使得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其中过敏性鼻炎(AR作为最常见的上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之一,现已波及全球20%30%的人口。受此疾病影响的患者不仅出现鼻塞、流涕、瘙痒等典型症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还面临哮喘等疾病并发的风险。为此,深入探讨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细胞应激反应中的应激颗粒(SGs)因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抗病毒免疫及肿瘤进展中的调控功能,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应激颗粒是在细胞遭遇应激刺激时形成的无膜结构,其主要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调节细胞存亡。虽然有研究表明,应激颗粒在多种病理状况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其是否与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有关,尚未被深入探讨。

20257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的侯晋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应激颗粒组装损害巨噬细胞胞葬功能以加重小鼠过敏性鼻炎》的研究文章,揭示了应激颗粒在过敏性鼻炎中发挥的新功能。研究发现,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小鼠和患者体内,巨噬细胞中应激颗粒的异常组装抑制了胞葬功能,从而导致炎症不能有效消退。

在研究中,作者聚焦于呼吸道的重要屏障——鼻黏膜,发现AR患者及小鼠鼻黏膜中应激颗粒异常组装现象普遍存在,而这些异常主要集中于巨噬细胞内部。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技术,研究人员确定这些异常的应激颗粒位于巨噬细胞中。通过特异性敲除巨噬细胞中的G3bp1基因,过敏性鼻炎小鼠的症状显著缓解,鼻黏膜中的炎症和免疫细胞浸润均有所减少。

RNA测序分析显示,G3BP1的缺失与巨噬细胞的内吞及蛋白消化功能密切相关,提示应激颗粒的异常组装可能对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产生了影响。进一步的体内外实验证实了应激颗粒的组装确实对巨噬细胞的胞葬功能起到了抑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当巨噬细胞受到应激刺激后,m7Greader蛋白QKI7能够将带有m7G修饰的Lrp1 mRNA运输到应激颗粒中,抑制其翻译,导致细胞胞葬功能减弱,引发炎症的消退障碍。

得注意的是,研究团队使用特定的粒抑制G3IaFAZ-3532),有效地恢复了激条件下巨噬LRP1蛋白的表达及胞葬能力,从而解了敏性鼻炎及相关黏膜损伤该发现为应对过敏性鼻炎等炎症性疾病开法提供了潜在的方向。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