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正日益深刻地驱动当今时代的变革和进步。过去十年间,全球在研发活动上的支出(作为科技创新的投入)从GDP占比2.00%快速增长到2.63%,而全人类创造的“专利”(作为科技创新的“技术”产出的法律文本)经过百余年的积累截止至2017年达到1亿件,但预计将用10年时间突破第二个1亿件。科技创新是政府、学术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三方合力,而企业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发动机,是科技创新从试错到落地、从投入资源到创造价值的端到端执行者,企业投入了全球研发资金中的约50%,并创造出全球70%之多的技术成果。
但如何追踪和评价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智慧芽认为,评价企业的科技创新,可以不只是基于行业经验的定性评估,而可以有一套有数据、可解释的系统性视角。科技创新可以在广义层面涵盖从概念迸发到产品落地的全生命周期系统,但这个系统过于庞大和泛化,我们更希望落到狭义层面聚焦技术本体。而技术不是一个难以捉摸的抽象概念,凭借“专利”这个全球通用的技术语言和技术资产积淀,可以搭建出一整套评价的方法体系,科学衡量企业的真实科技创新能力。
如何识别和彰显中国科技创新的卓越贡献者?智慧芽认为,评价企业的科技创新,也可以不只是单一维度的强弱排名,更应当展现出更参差多态的多元化理念。在科技创新的生态中,无数企业在各自的技术领域中沿着独特道路释放能量,贡献价值。科技创新有路径可循,科技创新者有气质可解,不同气质的科技创新企业不应只以优劣来简单评判。透过解读“专利”数据背后的隐秘内涵,我们可以解构出关键性的科创特征维度,深度展现企业的差异化科技创新路径。
因此,我们基于智慧芽的专利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力,构建了“科创力坐标”这样一套标准的模型和语言,以更系统的视角和更多元的理念,重新认识科技创新企业,展示科技创新的多元谱系。
更系统视角,评估科创能力
在“科创力坐标”中,我们首先构建一整套分析“技术”从而刻画“科创能力”的方法体系,揭示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真实表现。对“科创能力”的评估来自于多层次解构的深度专利数据,从技术体量、技术质量、技术影响力、技术全球化这四大维度,对企业的“科创能力”进行系统性评估。基于企业科创能力评估模型,我们可以定量地、定期地系统性识别每一家企业的“科创能力”,也能够从中观察到科创能力最领先或者提升最快的优秀企业。
图:智慧芽科创力坐标-科创能力评估模型
更多元理念,识别科创路径
在“科创力坐标”中,我们进一步分析企业的“技术研发方向”和“技术产出模式”这两个关键科创特征,构建起企业科创路径识别模型。
技术研发方向辨识企业专注研发的技术方向,在技术版图上是更偏向于探索前沿、革新基础的前沿性方向,还是更偏向于技术落地、匹配市场的应用性方向。
技术产出模式辨识企业开展创新的战略思路,在创新道路上是更偏向于效率导向、追求快速转化的进取型创新,还是更偏向于长期主义、注重厚积薄发的积淀型创新。
基于这两个特征维度上4条科创路径的两两结合,可以看到科技创新企业具有4种截然不同的类型,表现出四种典型的“气质”,分别是:先锋派、思想者、匠心者、实干派。
图:智慧芽科创力坐标-科创路径识别模型
构建中国企业的科创力坐标谱系
围绕企业在两个维度上的科创路径,我们可以观察到科技创新企业的4类典型“气质”。每一个经过科创能力评估、科创路径识别的企业,由此都可以在科技创新的坐标谱系里得到定位。
先锋派企业以进取型模式在前沿性方向开展科技创新,他们聚焦创新前沿领域,快速突破。
思想者企业以积淀型模式在前沿性方向开展科技创新,他们探索创新无人之境,激昂奋进。
匠心者企业以积淀型模式在应用性方向开展科技创新,他们专注钻研技术打磨,精益求精。
实干派企业以进取型模式在应用性方向开展科技创新,他们致力创新成果落地,成就变革。
图:智慧芽科创力坐标
发现100家科创领袖和50家科创新锐
在本次报告中,基于“科创力坐标”模型,我们考察2022年整个中国的科技创新生态(本次报告中按31个省区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范围进行分析),识别其中100家科创表现卓越、领航中国科技创新的年度科创领袖企业,以及50家科创能力快速突破的年度科创新锐企业,并将其置于坐标谱系中定位其科创路径,以“科创”的视角重构对这些企业的理解。
科创领袖企业 TOP100
科创能力全面领航,表现卓越
科创能力评估模型中,综合得分最高的100家企业
科创新锐企业 TOP50
科创能力快速突破,进展斐然
科创能力评估模型中,2022年度排名相较去年进步最快的50家企业
未来,我们将持续运用“科创力坐标”模型,每年发现在科技创新生态中表现亮眼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