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日,美国多家医院因生理盐水大输液的短缺而面临窘境,不得不使用佳得乐和其他口服电解质溶液作为替代。这一情况的出现源于北卡罗来纳州的Baxter公司因台风停产,该公司承担了全美超过一半的大输液生产。与此同时,另一家主要生产商也可能受到即将来临的台风影响,这让本已紧张的供应形势雪上加霜。
大输液产品种类繁多,如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等。在中国,这类产品的批准文号众多,但由于国家对药品集中采购价格的压制,很多企业对此生产意愿不强。氯化钠注射液用于脱水治疗和伤口冲洗等,复方产品则用于治疗低氯代谢性碱中毒等。尽管不同种类的大输液不可相互替代,但其需求量仍较大。
虽然国内大输液的生产企业数量庞大,如科伦制药和山东齐都等,但由于产品的技术要求和风险控制,很大一部分企业已被市场淘汰。国内企业的分布使得不易出现美国因气候影响而导致的短缺现象,然而集中化生产也有其潜在风险。大输液牵涉的工艺较为复杂,对质量要求高,虽然表面上看成本低廉。
美国的经验教训在于,过于集中生产导致供应链脆弱。对于中国而言,尽管当前竞争态势稳定,但在大企业瓜分市场的同时,仍需为其他企业保留竞争空间,避免一味压低价格。尤其是在美国需求紧张的情况下,这或许是中国企业的一个机遇,但实际出口仍需面对运输成本和海关检验等挑战。
因此,对价格相对低廉但应用广泛的药品而言,适当的价格自主权是分散供应风险的有效途径。虽然集采政策可能带来压力,但美国大输液供应危机提供了一次深刻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