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年来,胰腺导管腺癌(PDAC)因其高度侵袭性和极差的生存预后,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吉西他滨作为PDAC患者的主要化疗选择,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耐药性的问题,这成为患者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这一难题,中山大学殷晓煜教授的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的《Advanced 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研究,揭示了PDAC对吉西他滨耐药的新机制。
研究发现CMTM6在PDAC中的重要角色,通过多组学分析,他们识别出EP300介导的H3K27ac修饰对CMTM6的转录激活至关重要,进而通过防止IGF2BP1的泛素化作用,维持其表达水平。IGF2BP1作为一种m6A修饰的阅读器,可识别并稳定EP300和MYC mRNAs,构建了一个正反馈循环,刺激肿瘤干性的增强,从而使PDAC产生化疗耐药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提出了结合EP300抑制剂伊诺布地和吉西他滨的治疗方案,结果显示这种组合在PDAC细胞上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
研究的背景是,PDAC是致死率极高的肿瘤之一,其5年生存率低于10%。尽管手术是唯一潜在的治愈手段,绝大多数患者在被确诊时已错过手术机会。吉西他滨化疗虽是PDAC治疗的关键,但一旦出现耐药,疗效便大打折扣。也正因为如此,探索PDAC对吉西他滨耐药的分子机制成为了改善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人员证实了CMTM6在PDAC中促进吉西他滨耐药的能力。通过对照实验,他们发现敲低CMTM6可以恢复PDAC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而其过表达则加剧了化疗的耐受性。进一步研究揭示,CMTM6通过增强IGF2BP1影响PDAC细胞抵抗吉西他滨,且这种机制可以被伊诺布地有效干扰。
更为重要的是,该研究的结果指出,阻断CMTM6/EP300信号通路的正反馈环,有助于恢复吉西他滨的疗效。临床试验显示,伊诺布地作为一种EP300抑制剂,与吉西他滨联用降低了肿瘤生长,并未出现额外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揭示了一种胰腺癌耐药机制及破解方法,为未来PDAC患者提供了潜在创新治疗策略。研究团队表示,将继续进行临床试验,以期在实际临床中验证这一策略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该研究为我们探讨PDAC耐药性提供了新视角,也为今后的抗癌治疗奠定了基础。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找到更为有效的胰腺癌治疗方法。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