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024年,智慧芽面向全球科技企业开展“企业知识产权创新调研”,邀请阳光电源知识产权总监姚丹参与深度访谈,分享阳光电源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先进经验。包括阳光电源在内的10家全球知识产权实践优秀企业的访谈记录,完整收录于智慧芽《2024全球企业知识产权创新调研报告》中,已于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正式发布。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274)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氢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水面光伏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充电设备、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并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图源阳光电源官网
自1997年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专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培育了一支研发经验丰富、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研发队伍;先后承担了2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主持起草了多项国家标准,是行业内为数极少的掌握多项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
公司核心产品光伏逆变器先后通过TÜV、CSA、SGS等多家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认证与测试,已批量销往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3底,公司在全球市场已累计实现电力电子设备装机超515GW。
公司先后荣获“中国工业大奖”“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亚洲最佳企业雇主”等荣誉,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绿色工厂,综合实力位居全球新能源发电行业第一方阵。
图源阳光电源官网
公司始终专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坚持技术创新,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截止目前为止,累计有效专利申请共计8000+件,累计有效授权4000+件,获得1次中国专利银奖,6次中国专利优秀奖,7次安徽省专利金奖,这些奖项的获得,充分体现了公司在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也展示了公司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方面的实力。
未来,阳光电源将秉承“让人人享用清洁电力”的使命,立足新能源装备业务,加快清洁能源系统集成及投资建设业务发展,创新拓展清洁电力转换技术领域新业务,不断贴近客户需求,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值得信赖的全球一流企业。
近三年(2020-2023年)专利申请年均增速64%(按公开年口径统计)。
Q= 智慧芽
A= 阳光电源知识产权总监姚丹
Q:阳光电源在知识产权工作上有哪些特色亮点和成功实践?
A:阳光电源创始人团队均为电力电子专业背景,在新能源行业深耕多年,高瞻远瞩,公司战略规划与行业发展趋势和未来技术路线高度契合。公司坚定“知识产权护航阳光产业”的理念,知识产权团队承接公司战略目标,通过持续体系化发展,知识产权工作得到公司上下的高度重视,有很多特色亮点和成功实践。
1.在知识产权部门成立早期就拟定了团队愿景与战略。在中国,很少有企业在刚成立的时候,就会想到要设立知识产权部。大部分中国公司是在最初生存下来后,甚至发展壮大或者遇到问题后才会设立的。如何在原有的成熟的文化制度流程中嵌入知识产权是一项系统工程,很多是开拓性的工作。所以说中国企业IP部门leader有些像创业者,要具备企业家精神,创业者就是要先把愿景和战略目标讲清楚。IP leader要有创造力、对知识产权真正的热爱、百折不挠的精神,结合公司战略环境、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内外部客户要求和竞争要求,思考清楚公司为什么需要知识产权?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团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更好地承接公司的愿景和战略目标?需要我们具备哪些专业技能、需要做哪些工作才能够满足和支撑公司商业需求?如何去开展这些工作?如何建设人才梯队?如何获取资源?如何取得其他部门的支持?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所以先要有愿景和战略,哪怕没有想到高瞻远瞩的愿景和目标,也要先想清楚正确的方向。
2.开展高价值专利评审,专利分级管理,拟定国内外撰写规范,提高专利质量。
3.建立了完善的专利预警机制。定期发布专利预警报告,及多维度分析的专利技术全景调查报告,展现技术发展脉络,助力研发战略规划。例如知识产权团队通过不断赋能以及诸多保护实践和创新活动等,使得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在阳光电源已经深入人心,知识产权团队的专业性也在内部获得广泛认可。
4、从idea的诞生到授权再到实施应用,每个节点都设置了具有竞争力的奖励。公司董事长曹老师说:“高价值专利需要时间的考验,我们的专利奖励制度中要进一步明确对高价值专利的奖励和追溯,职务发明如果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价值和效益,就等于在阳光电源入了股,会给到核心团队利益共享。只有学会和做到了尊重知识、尊重创新,我们公司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阳光电源的专利奖酬体系这些年不断完善和修订,目的是充分激励创新,保持创新活力。
5. 在知识产权行业,层出不穷的案例、最新的法律法规、行业趋势、不断更新的技术,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所以作为管理者,要抓重点,智慧地做减法。例如设计岗位职责,团队成员具备不同的专业标签,不要全才,要专才。专利申请并不是数量越多越好,质量高、有价值才是好专利。相关的流程也要精简,减少不必要的流转,简化各种模板。这会让我们与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更融洽,更轻松。
Q:在阳光电源,知识产权团队是如何与研发团队协同发力的?
A:我们的行业属性决定了我们在技术、人才方面有着密集的需求,尤其是多学科交叉人才。公司结合知识产权实践,培养出一支具有跨行业知识储备的技术专家团队。专家团是“引领全球清洁电力转换技术的创新先锋队”,发挥着排头兵、尖刀连的作用,是知识产权团队的“同盟军”。在这支同盟军的模范效应和牵引下,更多优秀的专家涌现出来,他们在各个业务赛道上,为公司知识产权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专家团不仅具有丰富的技术背景和创新思维,还具备很强的专利意识。通过知识产权团队和技术专家团队的合作,在专利情报应用、专利申请、专利布局、专利挖掘以及专利风险规避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和这支“同盟军”的联动,我们IP团队与研发团队之间配合的粘性和深度更高了,双方工作的渗透率大大提高。现在研发团队会主动向我们提出需求,对我们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反馈。IP团队也深度参与到技术预研和产品开发项目中。
图源阳光电源官网
Q:专利的技术情报在阳光电源的研发创新中是如何发挥价值的?
A:专利情报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我认为它是布局、风控和运营的基础。在阳光电源,专利情报的运用已经作为一个基础性的事项,深入到每一个研发项目的具体实践中,较大程度上推动了我们的研发创新。
在每个研发项目开始前,我们团队会进行背景技术的检索分析,通过专利情报了解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和已有的专利布局,除了关注本行业的技术,我们也会关注跨领域的一些通用性的技术。根据专利情报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技术风险,找到可借鉴的空间,从而确定研发工作的重点和方向,让研发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Q:在贵公司今年的专利工作中面临什么挑战?如何应对?
A:最大的挑战是知识产权团队的综合能力与公司主营业务的战略要求之间能否匹配。公司快速发展之下,主营业务不断扩张,对知识产权团队专业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外,我们面对的是高度非标市场,应用场景多样化,随着新兴赛道不断涌现,公司不断在产生新的业务方向,因此我们团队需要分出一部分资源,来满足不同业务、不同阶段的战略需求。
基于此,我们首先积极对外吸纳优秀的人才。其次,对于已有团队我们进一步加强专业培训,包括案例研讨、实操演练和经验分享交流等,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管理思路的转变,要明确工作重点和优先级,通过授权等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
人员的培养,企业知识产权人才需要三方面的能力。第一个能力是具备行业知识和产品知识,看得懂方案,能够理解竞争关系。专利和技术结合起来以后会很复杂,有些方案是高层提出来的技术设想,这些高层本身是多年技术经历,这些设想里面融合了大量跨领域的技术知识,非常有前瞻性,我们要能够听得懂,知道要写哪些专利;有些方案是非常具体专业的技术方案,解决产品具体问题以及实现产品功能的,我们也要懂产品的知识。
第二个能力是具备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够赋能公司各业务部门,能够做出专业判断和决策,也能够和外部机构展开良好沟通、合作及分工。
第三个能力是要具备职业素养,要有责任心,我们常说知识产权尤其专利是个良心活,每年大量专利申请背后隐含IPR大量的智慧付出,如果没有责任心是干不好这个工作的。责任心比较难培养的,但是产品知识、行业背景、法律知识,都是可以通过培训后天习得的。新人来公司以后,除了参加集团组织的培训,还有研发团队输出的技术培训,我们部门内部也有培训体系,一对一导师,帮助新员工快速成长。
图源阳光电源官网
Q:阳光电源的业务已经全球化,对应的海外知识产权工作有什么好的经验?
A: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定位和快速国际化发展对海外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外专利风险前期排查工作主要由知识产权团队承担。海外专利申请方面,我们前期根据技术将要应用的市场前景和产品出口情况,选择想要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或地区;跟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申请工作,团队内部制定并不断优化审核规范,加强质量管控。同时,我们要审视检验专利布局是否成功:申请的这些专利能不能涵盖产品的差异化和优势,能不能保护住我们的产品;会不会让竞争对手很轻易就绕过去了;会不会有漏洞,导致竞争对手申请专利把这个漏洞堵上反倒对我们自己形成制约。
竞争很激烈的行业,知识产权风险是一定存在的,解决途径包括:技术规避、市场规避、挑战稳定性、专利布局、反诉。
Q:您认为AI大模型会对研发及专利工作带来怎样颠覆性的影响?
A:AI大模型的输出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台数据资源的丰富性、使用者所提问题的精准程度以及算法算力。它为行业小白提供了一个快速获取行业通识性知识的途径,而且它的逻辑能力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目前而言,AI大模型在深度和专业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从专利工作来说,在专利撰写方面,我认为目前的AI大模型还难以胜任。专利撰写并非八股文,它和教理书的撰写是完全不同的。要撰写一篇优秀的专利,除了在形式上有一定要求外,更需要创造性和天赋,而这是目前的AI工具难以替代的。
但在专利检索和情报分析方面,AI工具存在很大的潜力,通过不断给大模型喂入数据,以及大模型无间断不知疲倦的学习,AI可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比如大量替代人工进行标引、检索和分析工作,来提升工作效率。若将来在情报分析方面取得突破,最终很有机会创造技术创新的奇迹,我预感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Q:您认为运用AI大模型赋能专利工作可能会存在哪些风险?
A:首先,保密和数据隐私安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使用AI进行检索和信息整合的过程中,用户需要向AI提出问题。本质上,我觉得提出问题其实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它需要基于提问者过往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这些问题本身可能是具有难度和创造性的。然而,一旦这些问题被提出并输入到AI系统中,AI可能会将这些问题整理并存储,当其他用户提出类似问题时,将之前的问题和答案作为参考。尤其是一些技术专家可能会提出创造性的技术问题,这当中的泄露风险需要警惕。
其次,合规性也是使用AI时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用户在使用AI时,无法确保所使用的数据具有合法来源。如果使用的数据存在合规性问题,可能会引发法律纠纷和其他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