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年来,肠易激综合征(IBS)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的一位朋友就饱受胃肠不适的困扰,换个地方就容易出现腹泻等症状,这让我怀疑他可能患有肠易激综合征中的腹泻型IBS(IBS-D)。
IBS的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肠道痉挛、慢性疼痛、腹胀、腹泻及便秘等症状。其中,IBS-D是一种常见类型,主要与肠道感染、饮食习惯、年龄以及精神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许多人耳熟能详的肠脑轴理论,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HPA)轴的激活,均在解释压力如何影响肠道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靳津和东南大学李异媛团队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的研究,揭示了导致IBS-D的另一关键机制。研究团队发现,压力可以导致CD4+T细胞过量产生黄嘌呤,这种物质进一步提高鼠乳杆菌(Lactobacillus murinus)的亚精胺水平。亚精胺则通过抑制结肠中树突状细胞的1型干扰素(IFN-α)表达,减少结肠平滑肌细胞的收缩,最终导致排便次数增加。
虽然乳杆菌通常被视作益生菌,此研究却指出,L. murinus在IBS-D发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将其作为抗生素治疗的目标或者从饮食中避开其生长的条件,可能对改善患者症状具有意义。
长期以来,心理因素与IBS的关系被认为是互为因果的。临床数据显示,IBS-D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而承受创伤性应激障碍者中IBS-D的患病率也较高。传统的理论强调,肠脑轴和HPA轴在这种疾病中的促进作用。然而,研究者们的新发现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
他们的实验表明,慢性压力会使CD4+T细胞产生大量黄嘌呤。这种物质能够在小鼠体内引起明显的IBS-D症状。进一步研究揭示,黄嘌呤影响小鼠的结肠基因表达,特别是与平滑肌细胞收缩和IFN-α相关的基因。此外,研究发现,压力状态下使用抗生素减少肠道微生物负荷,可以削弱黄嘌呤对小鼠症状的影响。尤其突出的是,在IBS小鼠模型中,L. murinus的增殖与症状加剧高度相关。
总结而言,压力通过增加CD4+T细胞的黄嘌呤生成,进而促进L. murinus分泌亚精胺,影响结肠肌肉的正常收缩。在治疗IBS-D时,选择特定的抗生素或采取饮食调整以抑制这种菌群的增殖,可能成为有效策略。实验同样提示,通过干预肠道微生物,可能有助于缓解IBS的症状,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