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年来,从人体内检测出的不宜存在的化学物质的报道频现,这些物质包括微塑料、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以及塑化剂等,它们与疾病和死亡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
不得不承认,尽管我们对这些化学物质有所了解,但它们无处不在的特性让人无可奈何。通常,我们能够做到的,最多是减少使用塑料餐具等,以尽量减少这些物质的摄入。
近日,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UFZ)在《科学》期刊上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我们对人体内化学物质的认知。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624位孕妇的血浆样本,从中鉴定出了大约300种具潜在毒性的化学物质,其中部分具有神经毒性。研究首次证实,即使单个物质浓度较低而不至于影响神经,其混合后仍可能表现出累积的神经毒性作用。
在以往的研究中,科学家通常聚焦于特定类型的化学物质,比如塑化剂、农药及阻燃剂等。这些亮相研究的化合物多来源于污染物,但事实上,人们体内还存在来自食物和药物的化学成分。因此,单一目标的研究难以真实描绘化学物质带来的影响全貌。
本次研究中,UFZ的科学家采用了一种初用于水质监测的生物测定法,对血液中的化学物质及其混合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估。624名怀孕34周的孕妇成为了德国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及其对新生儿过敏风险影响研究项目(LiNA)的一部分提供样本。
为了分析,研究者选取了1199种化学物质,它们分别被归类为食品添加剂、环保塑料物质、常见环境污染物以及电脑模拟标出的高优先级潜在神经毒性物质等。这些化学物质源于各类工业产品、农药、药物、个护产品、食品及内源性化合物中。
结果显示,各血浆样本中均出现了不同种类的复杂化学混合物,物质种类从5种至146种不等,常见的物质种类主要集中在38到79种之间。细分类检测中,识别出了294种浓度在0.1到100ng/ml之间的化学物质,如果放宽标准,该数目可增至473种。
具体检测结果中,工业及个护产品中的化学物质识别频次最高,而食品和内源性化合物的化学物质浓度则是最高的。此外,虽然农药物质的频率较高,但浓度偏低,而药物类物质不常检测到,且其浓度与农药相似。
通过对143种化学物质的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其中93种(占65%)有效抑制神经突生长,它们的效应浓度EC10区间为133nM至0.1M。这当中,包括28种特异性神经毒物,以及其他能够抑制神经生长但无细胞毒性的物质。
研究者们基于此数据构建了化学混合物的毒性模型,并在神经细胞中该模型进行了实验证明,整体毒性影响无法由某一种物质或类别解释,而是所有组分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者将这一效应称作“something from nothing”,可理解为量变引起质变的累积毒性效应。
结论表明,单纯的化学物质分析不足以反映复杂的环境风险,应该从混合物角度进行全面考虑。包括过敏、免疫系统疾病、肥胖及神经发育问题等多种健康状况都可能与早期化学物质的暴露有关联。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